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2025年榜单
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了《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8家企业,双星轮胎、赛轮、玲珑、朝阳轮胎(属于中策)、双钱、前进(属于贵州轮胎)、千里马Celimo(属于江苏通用)、正新轮胎入围了今年的榜单。
This author has not written his bio yet.
But we are proud to say that Xuda Wang contributed 500 entries already.
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了《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8家企业,双星轮胎、赛轮、玲珑、朝阳轮胎(属于中策)、双钱、前进(属于贵州轮胎)、千里马Celimo(属于江苏通用)、正新轮胎入围了今年的榜单。
据多家安哥拉的华人媒体报道,来自中国福建的联森集团,计划在安哥拉本戈省建设一个占地120公顷的轮胎制造中心。联森集团的整体的投资规划为1亿美元,将分为两期进行建设。具体来说,第一期投资3000万美元,主要产品为摩托车轮胎。二期项目将投资7000万美元,预计在2028年前建设完成日产8000条轮胎生产线。其产品涵盖“乘用车轮胎、商用车轮胎及特种车辆轮胎”。
6月17日,江苏通用称,红豆集团和苏豪控股之间的股份转让事宜完成了转让过户登记手续,并收到了《过户登记确认书》。苏豪控股正式成为江苏通用的控股股东。因为苏豪控股是一家国有企业,江苏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为江苏通用的实际控制人。
基辅州国家行政当局负责人Mykola Kalashnyk,通过Telegram发布消息称,其与芬兰住乌克兰大使馆和Black Donuts举行了会晤,并探讨了“在基辅地区实施大型投资项目建设轮胎生产和加工厂的可能性”。
Tyrepress China正式发布了“趋势与事实”特辑的中文版本。附件当中是中文特辑的三篇文章,作为案例向你展示。如果您需要完整的特辑内容,请与Tyrepress China进行联系。
中国上市轮胎公司陆续公布了2024年报。随着中策橡胶于2025年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这个名单的轮胎企业数量达到了11家,分别为中策、赛轮、玲珑、三角、双钱(华谊子公司)、风神、江苏通用、浦林成山、森麒麟、贵州轮胎和青岛双星。
台湾轮胎制造商华丰橡胶称,有意在美国租地建厂。台湾媒体工商时报报道,这家轮胎制造商有意在美国生产自行车轮胎、摩托车轮胎和高尔夫球车轮胎,就近供货给美国客户。
大陆集团宣称,对其在印度的产品进行战略性调整。具体来说,这家轮胎制造商的印度工厂,将专注于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PLT)业务,同时停止卡车和客车子午线轮胎(TBR)业务。
江苏通用在2024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69.6亿元(约7.2亿英镑;8.5亿欧元)和3.7亿元(约3800万英镑;4500万欧元),同比均出现大幅度的提升。这家轮胎制造商将净利润的大幅度增长,归结为宏观层面的“汽车行业产销增长、海外轮胎市场需求向上”,以及微观层面的江苏通用在“全球营销网络布局,优化产能结构,持续推动精益生产”。
2024年五月,作者受邀参加了广饶轮胎展。总体来说,展会上听到的消息并不是特别乐观:美国市场和欧洲市场的贸易壁垒,让很多中国轮胎制造商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作者的一位好友这样说道:“从业将近十年,今年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
赛轮表示,其墨西哥工厂于5月29日,下线了首条半钢子午线轮胎。这家轮胎制造商将这一时刻描述为其北美工厂实现全线贯通并“正式投产运营”。赛轮墨西哥工厂于2024年5月奠基,并在一年之后具备生产能力。从墨西哥工厂的地理位置和下线的产品看,赛轮的这个工厂大概率要为北美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供应乘用车轮胎。
贵州轮胎在2024年的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达到106.9亿元(约11亿英镑;13.1亿欧元),相较于2023年增加11.35%。但是,该公司在报告期内的净利润却出现了下滑,同比减少25%以上。现金流净额更是同比减少63.17%,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2024年,贵州轮胎生产轮胎961.1万条,销售轮胎960.2万条。除了轮胎销售之外,贵州轮胎还经营着混炼胶(占营业收入0.36%)和其他业务(占营业收入0.31%)。
5月29日,中国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期间,有记者提及欧盟对来自中国的轮胎发起反倾销调查。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回应如下:“我们注意到欧盟对中国乘用车及轻型卡车轮胎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中方对此高度关切。“
据赛轮透露,其印度尼西亚工厂在5月28日下线了首条乘用车子午线轮胎,“标志着赛轮在东南亚布局的第四座海外生产基地正式投产”,以及“全球化战略再度迈出关键一步”。除了印度尼西亚之外,赛轮在越南和柬埔寨设有工厂。
山东永盛橡胶称,准备在摩洛哥建设年产能为6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的工厂。该项目已经于5月28日完成备案。据中国媒体车辕车辙报道,永盛橡胶的摩洛哥工厂预计在半年内动工,并会逐渐将产能增加至每年1200万套。同时,永盛橡胶的第二个海外工厂预计在未来三年内落地。